這項工作涉及在不存在和存在CO 2的情況下評估氫氧化鈣粉末。將0.12g氫氧化鈣粉末用于在100 mL去離子水中稀釋的16個等分試樣中的每一個,并分配在8個等分試樣的2個樣品中。確定pH值后,通過數(shù)學計算獲得pOH,[OH – ]和[Ca ++ ] 的指標。結果表明,在CO存在2,氫氧化鈣表明[OH的明顯損失- ]和[鈣++相對于pH的降低。但是,在沒有CO 2的情況下,氫氧化鈣粉末的高堿性pH值得以保留。保持其修復和抗菌性能。
簡介
保守和根治性牙髓治療使用氫氧化鈣作為治療支持物,因為它起著礦物質組織的殺菌劑和誘導劑的作用。高純度氫氧化鈣是由赫爾曼(Hermann)于1920年在牙科領域引入的[6],目的是尋找一種在牙髓生物處理和牙根管敷料方面提供強力殺菌劑的優(yōu)點,而又不會帶來麻煩。然而,在1940年,羅納(Rohner)15提出了人類牙齒的第一項組織學研究,證明了在進行切髓術和用Calxyl 12修整根管后,在根尖形成了礦化屏障。因此,在已經(jīng)提出的直接涂覆牙髓的物質中,氫氧化鈣無疑是有效的。因此,該藥物是當今使用廣泛的一種管內藥物,根據(jù)文獻,它經(jīng)得起研究和時間的考驗3,9。因此,從化學角度來看,氫氧化鈣是一種堿,也稱為離子化合物,由金屬陽離子和氫氧根陰離子組成。由于其離子離解成鈣和氫氧根離子以及這些離子對組織和微生物的影響,因此加強了該物質的使用10,14。氫氧化鈣呈白色塊狀,在加熱下會轉變成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在25°C的溫度下,其在630 mL水中的溶解度為1.0 g,隨著溫度的升高溶解度降低8。格暠指出,氫氧化鈣是白色堿性粉末(pH 12.8),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弱(在25°C時溶解度為1.2 gL –1的水)。它是通過煅燒碳酸鈣直至轉化為氧化鈣(速溶石灰)而獲得的強堿。氧化鈣的水合產(chǎn)生氫氧化鈣,并且后者與碳氣之間的反應導致形成碳酸鈣。這些反應由以下等式1、2和3表示:
基于以上所述,Tronstand,Andreassen,Hassellren,Kristerson和Riis 5評估了猿猴牙齒的根管用氫氧化鈣包扎后pH的變化,發(fā)現(xiàn)除pH以外的其他因素對于解釋氫氧化鈣對炎癥性吸收的修復作用也很重要。他們報告說,鈣離子的存在對于免疫反應中補體系統(tǒng)的活性是必需的,并且大量鈣離子會激活鈣依賴性ATPase(腺苷三磷酸酶),這與硬組織的形成有關。此外,他們指出,由于其高pH值,氫氧化鈣會激活堿性磷酸酶,并且堿性磷酸酶活性的適用pH值會根據(jù)底物的類型和濃度,溫度和酶源而變化,位于8之間。堿性磷酸酶是一種水解酶,其作用是從磷酸酯中釋放無機磷酸鹽。該酶可以分離磷酸酯,釋放磷酸根離子。一旦釋放,這些離子就會與血液循環(huán)中的鈣離子發(fā)生反應,在有機基質磷酸鈣中形成沉淀物,磷酸鈣是羥基磷灰石4的分子單元。此外,Estrela,Lopes和Fellipe Jr. 11 在研究pH值對酶活性的生物學影響的基礎上解釋了氫氧化鈣對微生物的作用。他指出,受氫氧根離子釋放的影響,氫氧化鈣的pH升高(12.6)能夠通過有機成分的化學損傷和營養(yǎng)物質的運輸或磷脂的破壞來改變細胞質膜的完整性。細胞質膜的不飽和脂肪酸。這是通過脂質過氧化過程觀察到的,而脂質過氧化過程實際上是皂化反應。關于氫氧化鈣對細菌脂多糖(LPS)的影響,Safavi和Nichols 17在進行體外評估后得出結論,氫氧化鈣可水解脂質A的有毒分子,這是導致內毒素1有害的原因。2005年,Vianna,Gomes,Sena,Zaia,F(xiàn)erraz和Souza Filho 18評估了與不同媒介物相關的氫氧化鈣對牙髓病原菌的抗菌活性,表明其抗菌性能與糊劑的配方和微生物敏感性有關。Holland 2指出,應優(yōu)先使用具有前分析品質的純氫氧化鈣,該氫氧化鈣應儲存在裝滿水的琥珀色廣口瓶中,因為與空氣接觸的氫氧化鈣會轉化成碳酸鈣,而碳酸鈣是一種防止碳酸鈣生成的物質。愈合過程,而石灰水對根管沖洗非常有用。Estrela,Sydney,Bammann和Felippe Jr. 10基于體積中和方法,使用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劑滴定了氯酸(0.0109 mol.L –1),評估了不同氫氧化鈣樣品中碳酸鈣的存在。)。這些樣品來自不同的私人牙內診所,已經(jīng)使用了兩年以上。他們的結果表明,樣品中氫氧化鈣向碳酸鈣的轉化百分比很小,從5%到11%不等。有鑒于此,這項工作的目的是評估與空氣接觸的兩個不同制造商的氫氧化鈣粉末樣品的pH值。
2。材料和方法
2.1。試劑種類
試劑(氫氧化鈣)在當?shù)刭徺I,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使用去離子水溶解樣品。
•氫氧化鈣PA(制造商:Biodinamica(樣品1)
•氫氧化鈣PA(制造商:PROBEM)(樣品2)
2.2。設備/材料
•Marte MB – 10 pH計。
•琥珀色玻璃燒瓶。
•燒杯。
本研究中使用的設備如圖1所示。
稱重八個等分試樣,每個試樣0.12克,放在琥珀色玻璃燒瓶中,每天測定pH值,該過程在15天的時間內完成。每天,將每個樣品的等分試樣(0.12 g)溶于100 mL去離子水中,蓋上并搖動。靜置30分鐘后,用pH計讀取pH值。將每個樣品的第八等分試樣在敞開的玻璃燒杯中(未暴露于空氣中)保存15天,然后按照上述步驟溶解這些等分試樣中的每一個。在實驗開始時分析的前兩種溶液(每個樣品中的一個)存儲在自己的燒瓶中,燒瓶保持封閉7天,然后再次測量pH值。在實驗的第二天,分析每個樣品的第二等分試樣,并在同一燒瓶中放置7天,然后重新測量pH。評價也被做氫氧化鈣的轉化成碳酸鈣基于pH讀數(shù)和在POH的計算和[OH的濃度- ]和[鈣++ ],如圖表1,2,3 和4。這些評估包括讀取所有先前準備的等分試樣的pH值,對于每個樣品的等分試樣,每24小時間隔7天讀取一次。7天后,還讀取留在開瓶中的2個等分試樣的pH值,以及封閉瓶中保存的其他等分試樣的pH值。15天后,還測量了每個樣品的2等分試樣的pH值變化,將其保存在敞開的透明燒杯中。
3.結果
表1 和表2列出了兩個氫氧化鈣樣品的分析樣品的pH值。
從表1中列出的結果可以看出,樣品1的各等分試樣的pH值變化很小。此變化繪制在圖1的圖形中。如圖1所示,從樣品2的等分試樣獲得的數(shù)據(jù)與樣品1的差異不明顯,顯示出非常相似的變化。7天后,在實驗的第一天將樣品1的等分試樣溶液保存在密閉燒瓶中,pH為12.18。當溶解以測定pH時,同一樣品的等分試樣2仍未覆蓋7天,此后測得的pH為11.84(表3)。經(jīng)受相同程序的等分試樣1和2呈現(xiàn)以下結果:等分試樣1(在封閉溶液中),pH為12.22,和等分試樣2(在開放溶液中),pH為11.84(表4)。將每個樣品的第八等分試樣在玻璃燒杯中放置15天(不受光和空氣的影響)。在這段時間之后,將各等分試樣溶解,搖動,靜置30分鐘,并測量其pH,得到表1 和2中列出的結果。• 第 8份等分試樣(樣品1)...... pH = 11.77。 • 第 8份等分試樣(樣品2)...... pH = 11.86。
4。討論
氫氧化鈣是白色物質,根據(jù)席爾瓦(Silva)8的觀點,在加熱下會轉變成氧化物,在室溫下在水中的溶解度為1.0 g.630 mL,該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兩個氫氧化鈣樣品的溶解度為1.2 g.1L –1的水,這與Estrela和Figueiredo 13報道的數(shù)據(jù)一致。Holland(1974)的一份報告指出,氫氧化鈣與空氣接觸時會轉化為碳酸鈣。鑒于這一事實,同一作者建議將氫氧化鈣儲存在一個琥珀色的玻璃瓶中,并浸入水溶液中使其可用。但是,使用體積中和方法,Estrela,Sydney,Bammann和Felippe Jr. 10根據(jù)對使用超過2年的專業(yè)人士獲得的氫氧化鈣樣品中碳酸鈣的評估,發(fā)現(xiàn)氫氧化鈣向碳酸鈣的轉化很。5%至11%)。與后一位作者的發(fā)現(xiàn)不同,在我們的工作中,樣品1和2的變化分別為19%至29%和28%至29%,這兩個樣品分別被發(fā)現(xiàn)并與CO 2直接接觸7天和15天。 。
收集數(shù)據(jù)后,我們發(fā)現(xiàn),直到5 日當天,被關在開放琥珀色瓶的兩個樣品的所有等分顯示,pH值不連續(xù)增加。在那段時間之后,我們記錄了剩余等分試樣的pH值略有下降。在封閉的燒瓶中保存的每個樣品的等分試樣中,pH值都有離散的增加,而在暴露于空氣的透明燒杯中保存的那些樣品在15天后pH值略有下降。
在研究用氧化鈣和氫氧化鈣包扎后牙本質牙本質表面pH的變化時,Minãna,Carnes和Walker 16指出,暴露于CO 2后pH顯著下降。
但是,我們的數(shù)據(jù)似乎顯示出與Holland 2的陳述更好的吻合,即當與空氣接觸時,氫氧化鈣轉化為碳酸鈣。盡管如此,我們的結果表明,這種轉變至少在15天內不會影響該化合物的愈合性能,盡管長時間與空氣接觸會影響這些性能。
因此,我們的結果似乎加強了Tronstand,Andreassen,Hasselgren,Kristerson和Riis 5 關于猿猴牙齒根管用氫氧化鈣包扎后pH值變化的發(fā)現(xiàn)。這些作者發(fā)現(xiàn),鈣離子的存在對于免疫反應中補體系統(tǒng)的活性是必需的,并且大量的鈣離子會激活鈣依賴性ATPase(腺苷三磷酸酶),這與硬組織的形成有關。他們還指出,氫氧化鈣由于其高pH值而活化堿性磷酸酶,并且堿性磷酸酶活性的適用pH值隨底物類型和濃度,溫度和酶源的不同而變化,約為8.6至10.3。 。
Estrela,Lopes和Fellipe Jr. 11在研究pH值對酶活性的生物學影響的基礎上解釋了氫氧化鈣對微生物的作用。根據(jù)該作者的說法,響應于氫氧根離子的釋放,氫氧化鈣的升高的pH(12.6)能夠通過有機成分的化學損傷和營養(yǎng)物質的運輸,或通過破壞有機質來改變細胞質膜的完整性。脂質過氧化過程揭示了胞質膜的磷脂或不飽和脂肪酸,這實際上是一種皂化反應。然而,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濃度[OH - ]和[鈣++與CO 2接觸時pH的損失可忽略不計,在長達15天的時間里]的pH值已經(jīng)很高。這使我們相信其有益特性也有所下降。
5。結論
對四個結果的分析使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密閉的琥珀色燒瓶中儲存的水溶液和氫氧化鈣粉末的pH值與暴露于空氣中長達15天的透明燒杯中的pH值呈離散增長;
2)儲存在敞開的琥珀色燒瓶中的水溶液和氫氧化鈣粉末中的pH值與儲存在敞開的空氣中長達15天的透明燒杯相比,pH值有離散的降低;
3)根據(jù)通過我們的方法學獲得的數(shù)據(jù)并與相關文獻進行比較,只要氫氧化鈣的儲存遠離與CO 2接觸,它就能保持其組織愈合和抗菌性能。